浙江省工业合作协会

您当前位置:工合历史

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由来

2013-07-24

1937年七七事变后,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对华侵略战争的步伐,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相继攻陷了北京、天津,并开始了进攻上海的部署,直逼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。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军事侵略,使中国的经济特别是民族工业遭到了空前的大破坏。战前,中国内地的民族工业就相当落后,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处资料,1936年整个后方各省只有300多家工厂,民营为270家,而较具规模之民营厂家,在四川仅有电力厂一、水泥厂一,面粉厂五,造纸厂一,机器厂二;陕西有纱厂一,面粉厂二;贵州有纸厂一;江西有机器厂一。西康、青海、宁夏3省几乎没有近代工业。尽管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的少量工厂内迁以后,使整个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发生了一些变化,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,但它远远满足不了战争中的军需民用及大量难民的就业问题。 一 些地区业已衰败的城镇和农村家庭手工业,却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,为满足人们的一些基本需要在自发、散漫地应运而生。他们没有计划,使用着极原始的工 具,进行着落后的手工业劳动;他们没有资金,不可能发展生产规模,因此生存能力极为脆弱。然而这些手工业的建立,却解决了当地一些日用品的需要,也吸收了 许多难民和妇女参加生产,弥补了现有工业的不足。但由于个体手工业自身的弱点,急需要政府或某些社会团体将其组织起来,帮助他们提高生产力,扩大生产规 模,更好地为抗战做出贡献。这正是当时社会的需要。工业合作运动,便是在这种情况下,由几位外国朋友和一些在上海的进步人士共同发起并开展起来的。
  自八一三抗战爆发后,上海各界爱国人士便纷纷组织起来,他们力求为拯救上海,拯救中国而出一份力。“星一聚餐会”就是当时由上海各界有代表性的爱国人士组成的一个救国组织。它是因所有成员于每星期一晚上以聚餐会的形式相聚一次而得名。 参 加这个聚餐会的著名人士,文化界有胡愈之、刘湛恩、韦捧丹、郑振铎;新闻界有王任叔、王芸生、萨空了、梁士纯;工商界有陈已生、孙瑞璜、萧宗俊;银行界有 徐新六、胡玉琪;海关有丁贵堂、陈琼昆、孙一民;宗教界有吴耀宗、沈体兰;妇女界有王国秀;还有上海工部局的陈鹤琴、严景耀以及秘书张宗麟和卢广绵等。开 始时,聚会是由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负责召集,刘湛恩遇刺后,改由胡愈之主持。在交往中,斯诺与胡愈之的友谊进一步加深,他向胡讲述了他们搞工业合作社的设 想。胡愈之听后,感到此事很有意义,可以让大家来讨论一下。它的确引起了人们的兴趣。“大约是在193711月一次聚餐会上,美国朋友斯诺和他的爱人尼姆·韦尔斯,还有路易·艾黎都来参加,他们谈到组织工业合作社的重要性”,并 将他们的小册子分发给大家。会上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。斯诺他们在解答中认为,中国抗日战争将是长期的,中国沿海一带工业区已经沦陷或将要沦陷,后方 工业品十分缺乏。为了支持抗战,应采用合作社的方式,去发展小型手工业或半机器工业,利用大后方的丰富资源和流落到抗战后方的工人难民,从事各种迫切需要 的日用工业品的生产,供应军需民品。用这种方式建起一道经济防线,配合游击战争,这样抗战就可以长期坚持下去,直到取得最后胜利。斯诺夫妇还以去陕北实地 考察的亲身体验,提出了在抗战后方发展小工业配合游击战争的重要意义。这个主意得到了一致称赞。就在这次聚会上,与会者组成了“中国工业合作运动设计委员 会”,并推举徐新六为主席,艾黎为召集人,合作社专家卢广绵和上海电力公司的二位工程师吴去非、林福裕被推荐参加具体设计工作。

上一篇: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建立的原则

下一篇:没有了